【最近在看关于“六道轮回”的知识,提到,地狱的颜色是“雾色”,请问,雾...】
白色的,不透明的,像层纱
【佛光到底是强烈还是柔和?轮回的光是什么样?】
人死后看见的佛光非常亮,非常的强,但是特别清净。净空老讲经的时候也有的说“佛放光特别柔和”,有人就提出疑问,净空老说佛光柔和,您的说法怎么是很强,其实这不是我的说法,是莲花生大师的《中阴身快速解脱法》上的,《中有教授秘法》上也有。如果您一心一意的念佛,心地清净看见阿弥陀佛的光,是非常柔和的。因为您的心柔和,心清净。佛的光是清净光,您的心清净,看见清净的佛光,两个感应道交,看起来就舒服。什么叫柔和,就是舒服,你看见光舒服就是柔和。 佛本来放的光是清净光,柔和光,但您看到是非常强烈的光,因为什么,因为您心恶。您这是贪心、嗔心和愚痴心,你是造恶的心,是地狱的心。所以你地狱的心感应是地狱,恶鬼的心感应的是恶鬼,所以你看见佛光,即使他放的非常柔和的光,你也害怕。为什么,因为你害怕才不能融入佛光,不能和佛光感应。为什么这样?你本来要下地狱呀,你感觉佛光舒服,融入进去,成佛了,那就不对了。对不对?一定要让你看见佛光害怕,害怕你就跑。你看见地狱光舒服,真修行的人心地清净,看见地狱光刺眼,害怕恐惧,和地狱光不相应。我们看见六道轮回的光相应。 所以我们一定要认清楚这些境界,从相上对中阴身要认真分别。六道轮回的光相比佛光,显得弱,佛光强。佛光放光的时候,是蓝绿红黄白五种颜色,非常强烈,又非常清静、明亮。还有五种光,也是蓝绿红黄白五种,对业力众生来讲,柔和,比佛光弱,但看的非常舒服,这是六道轮回的光。天道光好像是白光,饿鬼光是红光。地狱的光不在这五种里面,地狱的光是一片烟雾,你进去以后就下地狱了。今天有人问抽烟行不行?行,好事,将来这个烟雾裹着你一起下地狱,要喜欢下地狱,你就抽,到时候显光的时候有作用。你喜欢这个烟雾弥漫的东西,这就是地狱。要觉得好玩,你就进去。在这个时候看见一切光,你要分辨清楚。 节录自 程晋林居士《助念心得报告》 第28集 声明:文字加粗加色仅为方便同修阅读时更加一目了然。是末学自行加的重点。 仅代表个人意思。请阅读时详看全文勿只看彩色部分,以免断章取义产生误导。紫色:标题相关 其他颜色为重点标识 末学对程晋林居士近年的一系列开示视频做了列表整理。
【六道轮回分几种?都是什么道?】
六道是天、人、阿修罗、畜生、饿鬼、地狱
六道里仍有六道,循环不尽,如人道里:皇帝贵族是天道 平民百姓是人道 土匪恶人是修罗道 肮脏愚痴是畜生道 乞丐难民是饿鬼道 奴役是地狱道 然后还可再继续划分,无穷无尽.
【六道轮回有哪六道,各有什么来历?】
【六道】天、人、阿修罗、畜生、饿鬼、地狱。因此六者是一切众生乘业而趣向之处,故又名“六趣”。
【六道轮回】
轮回,梵语Samsara,又译为轮转、流转。轮回的原始思想产生于古印度婆罗门教,而佛教则发展了这一理论,谓“轮回”的主体是虚妄的“执持识”,“轮回”的动力是“业感”,“轮回”的结束是“解脱”。佛教认为,一切众生从“无始”以来,即在“六道”中轮回,循环往复,如车轮旋转不息,造善业得乐报,如天、人二道,造恶业得苦报,如地狱、饿鬼、畜生等“恶道”。正如《观佛三昧经》卷六所说:“轮回六趣,如旋火轮。”“六趣”即“六道”,是生死轮回的六个去处:地狱、饿鬼、畜生、天、人、修罗。俗语中常用“六道轮回”。如元·李寿卿《度抑翠》第一折:“我著你脱离生死,免却六道轮回。”又如元·无名氏《蓝采和》第一折:“则你那六道轮回怎脱免,使不的你九伯风颠。”反映出生死轮回、因果报应之说在民间影响之大。
【佛教认为六道轮回过程中人道的光是什么颜色】
黑色表地狱,绿光表恶鬼,褐色表畜生,白色表人道,红色表修罗道,紫色表天道。这是各道众生所发之光。在三界五行之外还有更高级的是金色,那是佛菩萨所发之光。
【“六道轮回”指的是哪六道?】
1.【六道轮回】
轮回,梵语Samsara,又译为轮转、流转。
轮回的原始思想产生于古印度婆罗门教,奥义书中有之
但并不完备
轮回:
“轮回”的主体是虚妄的“执持识”,“轮回”的动力是“业感”,“轮回”的结束是“解脱”。
一切众生从“无始”以来,即在“六道”中轮回,循环往复,如车轮旋转不息,
造善业得乐报,如天、人二道,
造恶业得苦报,如地狱、饿鬼、畜生等“恶道”。
《观佛三昧经》卷六所说:“轮回六趣,如旋火轮。”
“六趣”即“六道”,是生死轮回的六个去处:地狱、饿鬼、畜生、天、人、修罗。
俗语中常用“六道轮回”。
如元·李寿卿《度抑翠》第一折:“我著你脱离生死,免却六道轮回。”
又如元·无名氏《蓝采和》第一折:“则你那六道轮回怎脱免,使不的你九伯风颠。”
2.【八苦】
一、生苦,即出生时的痛苦;
二、老苦,即年老体弱的痛苦;
三、病苦,即患病时的痛苦;
四、死苦,即临死时的痛苦;
五、爱别离苦,即与所爱分离的痛苦;
六、怨憎会苦,即与仇人见面的痛苦;
七、求不得苦,即所求不遂的痛苦;
八、五阴炽盛苦,即五阴的作用炽盛,盖覆真性,故死了�螅�葱朐偕�?
3.【五阴盛苦】
八苦之一。又曰五盛阴苦。
解盛有二义:一就苦而说。人各具五阴而众苦炽盛,故曰盛。又五阴之器盛众苦,故曰盛。
中论疏七曰:‘有斯五阴,众苦炽盛,名五盛阴苦。又此五阴,盛贮众苦,名五盛阴苦。’
次一义,为五阴之作用炽盛,故名为五阴盛或五盛阴。旧译之经常呼五阴而言为五盛阴者,即此意也。
增一阿含经十七曰:‘世尊告诸比丘曰:彼云何为担?谓五盛阴是。’然则五阴盛苦,犹单言五阴苦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