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叫吉凶悔吝相关内容

吉凶悔吝是什么东东

吉,好,有利的,幸福的,与“凶”相对;凶,不幸的,不吉祥的:
悔,后悔;吝,心上有事放不下,有包袱,进而举棋不定等等。
这个结论正反映了人生吉凶成败转换的特点。人们做事的结果,必然会处在其中之一。所以,了解这种转换对把握人生大有好处。“吉凶”二字人们能够理解其含义,主要是看对“悔吝”的理解是否得当。...

13200

求【吉凶吝悔,可不败矣】的注释和出处

周易是群经之首,是中国正统学术文化的源头;同时周易也是卜筮之书,是中国正宗神秘的占卜巫术文化或谓之预测文化的集大成者。由于周易兼具学术与神秘的双重属性,可谓功用非凡,因而自古以来学易、研易、解易、用易者甚众。不过易经的思想博大精深、源远流长,蔚然可观,加之言辞古奥,命意神秘,因而想要理解易经真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
不过,话又说回来,周易也未必如想象的那么难学。简单地讲,周易的思想可以用吉凶悔吝四个字来概括。
什么是吉?吉就是利人利己,相得益彰。顺天命——顺应自然规律,应人心——符合人民意愿,因而处处顺利,可以成功业、致吉祥。
什么是凶?吉就是损人损己,相互剥夺。逆天命——违反自然规律,拂人心——不符合人民意愿,因而处处碰壁,可以毁基业、致凶险。
什么是悔?悔就是后悔的意思。俗话常说“天下没有卖后悔药的地方。”这样的说法对不对呢?站在周易的角度,这样的观点是不对的,因为周易是主张后悔的。后悔就意味着自我反省与调整,因而也就可以回归中道正途,于是就可以获得吉祥了。乾卦之“上九:亢龙有悔。”至于“用九:见群龙无首,吉。”这便是由悔而获吉的例子呢。
什么是吝?吝就是吝啬、小气的意思。周易中所谓的吝,不单单是指一种财务上的过度紧缩,更是指一种心胸气度上的狭隘、骄傲与封闭,尤其是听不进他人正确的意见。因而一个吝字,常常让人渐渐偏离正轨,以至于步入险途了。《论语�6�1泰伯》云:“如有周公之才之美,使骄且吝,其余不足观也已。”所说的就是这个意思。
按照周易之内在的逻辑结构,悔吝和吉凶是一对因果关系,由悔而能生吉,由吝而能致凶。其实如果我们进一步浓缩了来讲,周易的主旨就是一个悔字。 语出《易经系辞上传》 第二章 圣人设卦观象,系辞焉而明吉凶,刚柔相推而生变化。 是故,吉凶者,失得之象也。 悔吝者,忧虞之象也。 “悔吝者,忧郁之象也”。悔,后悔;吝,心上有事放不下,有包袱,进而举棋不定等等,从而呈现忧虞之象。这些象都可以在六爻的关系中表现出来,得位、居中,就吉;不得位,就可能有忧虞之象;又不得位,又不居中,且其中阴阳组合又有诸多麻烦,那就可能呈凶象。 要视情况而定,不同的情景两个字的轻重不同,比如求财就是悔轻吝重,求官则相反。...

7636

爱恶相攻而吉凶生,远近相取而悔吝生,情伪相感而利害生什么意思(通俗点...

“爱恶相攻而吉凶生,远近相取而悔吝生,情伪相感而利害生”的意思是:对事物有喜爱与厌恶的不同,两者相争斗就会有吉凶产生,要对远近不同的事物进行选择,就会有后悔或难舍的结果产生,符合实情还是虚假不实相互作用就会有得利或受害的不同结果产生。

原句是:“变动以利言,吉凶以情迁。是故爱恶相攻而吉凶生,远近相取而悔吝生,情伪相感而利害生。”译文:事物的变动是以利益来说的,吉凶的变化是根据感情的波动而变迁。

对事物有喜爱与厌恶的不同,两者相争斗就会有吉凶产生,要对远近不同的事物进行选择,就会有后悔或难舍的结果产生,符合实情还是虚假不实相互作用就会有得利或受害的不同结果产生。

《系辞》肯定了“《易》与天地准”,以为《周易》及其筮法出于对自然现象的模写,其根源在于自然界;同时也含有夸大《周易》筮法功能的成分,认为易卦包罗万象,囊括了一切变化法则。

它说“《易》有太极,是生两仪,两仪生四象,四象生八卦,八卦定吉凶,吉凶生大业”将以箸求卦的过程理论化,实际涵含着宇宙生成论,对后来的思想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。

读《易传》,较好的古注本是孔颖达的《周易正义》,收在《十三经注疏》中,今人徐志锐《周易大传新注》齐鲁书社,1986年版,黄寿祺、张善文《周易译注》上海古籍出版社;

1989年版,都是较好的参考书。重点读《系辞》上下篇。

扩展资料:

关于《周易·系辞》的历史渊源《系辞》是易学类著作,一般是指《易传·系辞》或《周易·系辞》;是今本《易传》的第4种;

它总论《易经》大义,相传孔子作了7篇阐发和总结《周易》的论述,即通常所说的《易传》。《系辞》是这7种论述中思想水平最高的作品;

《系辞》中引用了不少孔子的论述,应当经过了孔子以后儒家的整理,可以说《系辞》是先秦儒家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集大成;

系辞,一般上是指《易传·系辞》或《周易·系辞》。亦称《系辞传》,分为上、下两部分。

欧阳修怀疑《系辞》、《文言》和《说卦》以下非孔子作,依然认为《彖传》和《象传》出于孔子之手,他显然将《易传》中最为重要的思想归诸孔子。



...

2510

吉凶悔咎什么意思

《周易》有关人事祸福的现象,综合起来只有吉凶悔吝四大论断。悔与吝两个现象,便是较轻微的凶。凶,不好的事;吉,好的事。...

20042

李氏家训

李氏家训

人生百德,孝悌为先。敬孝双亲,关爱宗足。生宜敬养,丧宜薄葬。丧尽其礼,祭尽其诚。祖为我根,敬事勿怠。人有百学,德为之率。无孝不教,无德无才。忠厚为人,谦恭待人。助人三分,自益七分。对人不二,方可称仁。君有四德,仁礼义智。人有四忌,抽喝嫖赌。百善孝先,万恶淫首。淫祸到头,家败人亡。遗后遗德,勿以厚资。德不配位,必有灾殃。

儒释道回,宗教互通。小则修身,平衡身心。大则治世,定国安邦。万教之宗,道德修养。佛讲心性,道守无为。佛讲心净,道求心静。其宗为空,其旨为无。不妄不念,万念不生。心净无染,感化众生。物我两忘,大彻大悟。殊途同归,教人向善。大善大德,成圣成仙。

勤俭持家,奢糜生祸。勿羡人富,当效人俭。饱时一口,饥时一餐。衣食住用,量力而行。敝帚自珍,集腋成裘。俭入奢易,奢返俭难。黎明即起,洒扫庭院。勤则体健,懒则无能。花七存三,何惧不测。时时当记,物力维艰。

财为外物,人为根本。生不带来,死亦不去。开源节流,求财之始。累积资本,择机而动。君子爱财,取之有道。既定目标,奋力而行。技高一筹,财自聚来。为商之道,诚信为本。利益分享,合作共赢。福命在天,随遇而安。勤关门户,时时防盗。家有余财,多赠亲友。乐善好施,福禄永存。小舍小得,大舍大报。物散人聚,物聚人散。锦花何若,雪中送炭。居家之道,不可显财。俗子视利,世态炎凉。

和气蒸蒸,居家必兴。家若失和,何来亲情。理不为家,法不为民。于外讲理,在家论情。夫妇和睦,白头携老。择媳嫁女,温厚贤良。凡事忍让,自得怡情。睦邻友好,众志成城。有恩必报,有仇莫记。反目成仇,诸事不顺。

学业之道,尊师重教。子孙虽愚,不可不教。不若,一技在身。娇惯子孙,福禄何存。学贵有恒,精益求精。求学之法,最要虚心。授人以渔,求学求法。学以致用,知行合一。锲而不舍,百折不挠。高瞻远瞩,自强不息。

三思而行,以防不测。深谋远虑,成竹在胸。戒骄戒躁,静则安身。事无七成,不可妄为。鲁莽从事,不败才怪。居安思危,未雨绸缪。日当三省,洁身自好。常思已过,莫论他非。

廉洁奉公,神鬼无忌。心系天下,忠正爱民。励精图治,造福一方。胸怀坦荡,光明磊落。为官四败,昏傲贪诈。吃人嘴短,拿人手软。贪图人财,寝食难安。更留把柄,反遭暗算。

为人以信,信则生威。言出必行,行而必果。说到做到,一诺千金。祸从口出,缄默者智。信誉第一,莫图短利。百事躬查,蜚言莫信。勿信其言,当观其行。说是非者,是非之人。信言不美,美言不信。善者不辩,辩者不善。

忍心上刀,不忍祸招。忍不能忍,方为圣人。水低成海,人低成王。退后一步,海阔天空。以退为进,理让三分。人善人欺,苍天不欺。水流低处,滋生万物。厚土百侵,万物丛生。光照大地,无欲无求。人生苦短,唯德永生。皮囊受苦,唯心不动。笑看荣辱,天地可容。

事有阴阳,交替运行。阳极生阴,阴极阳至。无好无坏,乐极生悲。阴阳互转,生生不息。功成身退,莫恋高位。功高震主,位高则危。鸟尽弓藏,兔死狗烹。知得进退,方可安身。十分聪明,留得三分。谦益满损,敬净静竞。祸福无门,惟人自召。内心清静,欲岂能生。善恶有报,因果轮回。吉凶悔吝,超越吉凶。命由心造,福自我求。相由心生,境随心转。

圆通处事,内方外圆。凡事循序,不可冒为。事有先后,轻重缓急。顺应天意,道法自然。审时度势,能屈能伸。求同存异,世界大同。命定运动,可控非控。尽力而为,问心无愧。天下大势,天地人和。放大胸怀,游身物外。
沧州李氏二十世孙学峰记
二〇一六年九月七日
李世二十一世起用字
崇文延世泽,积德庆长春,志学兴晟合,恩浩振国安...

15788

宋徽宗继位初期励精图治,为什么后来如此昏庸无道

宋代开国君主崇尚俭朴,徽宗特别遵循,甚至鄙视仁宗的宝座过于华丽。永兴民王怀进献玉器,被他谢绝。宰相张商英在他面前大谈奢侈就会亡国之论,他虚心接受。宫中整修殿宇,徽宗告诉工头,宰相若经过,要藏起来,不能让他看见你们在搞装修。其言下之意是,要是让张商英看到了,会使他认为我这个做皇帝的不但不节俭,而且当面一套,背后一套。那段期间,徽宗对张商英颇为看重,甚至还让他暗中监视、制约蔡京。在继位后的两年里,赵佶整朝纲,平冤狱,贬奸佞,奖忠贤,可谓勤勤恳恳、奋发有为。然而,这“另一个赵佶”后来之所以被世人忘却,是从赏识蔡京开始的。
在一次宴会上,他拿出一件玉杯,对大臣们说,因怕被人指责奢侈,与祖宗制度不合,故不敢使用这类器物。这时,蔡京趁机站了出来,曲解《周易》中“丰享,王假之”和“有大而能谦必豫”之论,宣扬“丰享豫大”,鼓吹君主在太平盛世享乐不仅理所当然,还可显示我大宋物资充沛。徽宗大喜,潜藏的享受之念有了理论依据。
在蔡京怂恿与指导下,他重用王黼、童贯、朱面力等人,纵情声色犬马,尽享宫室之乐,并听信蔡京打击旧党与异己。他骄奢淫逸,痴迷道教,大兴土木,采办“花石纲”,百姓怨声载道,其“艮岳”规模巨大,荟萃天下奇花异石,耗财无数。国力每况愈下,内忧交织外患,直至靖康之耻。为此,《宋史》本纪第二十三中说:“自古人君玩物而丧志,纵欲而败度,鲜不亡者,徽宗甚焉,故特着以为戒。”...

11971

大川生活